1月10日讯,1月9日,中国足协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中足联即将正式成立,这一举措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傅亚雨对此发表了看法,他希望中足联能够真正代表联赛和俱乐部的利益。
这一改变标志着中国足球管理模式的一次根本性转型,自然值得公众期待。然而,中国足协手中的主要盈利来源将从法律上脱离其控制,这是一个令人不舍的决定。尽管如此,足协会依旧以36%的股份成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最大的股东。这种情况可以从公告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切割带来的无奈——加快推进职业联赛“管办分离”的进程。
那么谁来负责管理?又是谁来具体运营呢?根据中国足球的发展纲要,理应让足协与职业联盟平级,但这种关系如何建立、运作却仍需思考。
对待新生事物时冷嘲热讽或悲观失望并不可取,我们必须考虑到自身特殊性及客观现实。例如,从体育系统独立出来后,虽然已经形成民间社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现象已成历史。但这是否意味着它能完全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呢?曾几何时,还可称之为“脱钩不脱离”,而如今则明确规定由体育总局主抓主管,由教育部支持配合,各地方以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的新格局。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的中国足协实际上更多扮演的是执行者角色,而他们似乎依然固执于自己作为职业联赛管理者的位置,这确实颇具戏剧性。
然而,无可避免的是职工赛事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传统掌控方式。不过,仅仅因为逃出了原有框架,并不意味着各个参与主体就拥有了真实意义上的自主权,只不过换了一位新的领导。因此,在面对这样的大变革时,让所有参与者自行管理显然是不现实且难以操作的事情。目前,对中足联及其全新的权力结构来说,我们只能保持观察态度,现在距离最终定论尚早。期盼未来,中足联合会能够真心实意地维护好比赛和俱乐部之间的重要利益,同时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引领职业联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