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响亮的铃声过后,沙姆斯·查拉尼亚(Shams Charania)第九次放下手中的面包片。为了避免满手果酱弄脏屏幕,他用小拇指打字,回复某位NBA总经理的信息。这对于一个每天要浏览550条信息、接收120多条语音留言,并且手机里存有七万多封电子邮件的职业爆料记者来说,只是无止境高密度信息流转中微不足道的一瞬。他表示:“我会尽一切努力把消息发出去,以前我还用鼻头打字。”
在这个炸裂的交易截止日之后,有媒体将沙姆斯工作时疲惫不堪的状态与季后赛累瘫的巴特勒相提并论。如果说NBA是世界上最知名、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那么沙姆斯就是现役最具权威性和敏锐性的记者。在他的师傅WOJ退役之后,沙姆斯几乎没有对手,从球队老板到联盟高管,再到球员管理层和普通球迷,以及远在千里之外做体育新闻工作的编辑们,都始终关注着他的推特账号。
截至目前,沙姆斯拥有290万粉丝,共发布了1.7万条贴文。从昆西·杜比加入上海大鲨鱼,到东契奇换浓眉;从开拓者签下西索科,到马克·威廉姆斯因体检未通过被黄蜂原路退回……他几乎垄断了所有关于NBA交易、签约及选秀的重要消息。
无论是在ESPN还是博彩网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法国,各类篮球媒体都以他的爆料作为第一手消息源。出生于1994年愚人节,这位巴基斯坦移民后代,高中时期便成为狂热爱好者,在19岁时就在业内崭露头角,被称为“天选之子”。不仅如此,他更成为复杂交错 NBA 关系网中的无人可替代的信息枢纽。一位球队高管形象地比喻:“他就像基辛格,即使尼克松无法与勃列日涅夫通话,但这样的角色却能做到。”
作为土生土长芝加哥人,在乔丹和罗斯影响下成长起来,与许多人一样热爱篮球。除了挥洒汗水于场上外,他也痴迷最新篮球动态,多次刷新RealGM页面,就如同现在球迷疯狂刷自己的推特主页。然而,当初高中球队拒绝录取他的时候,一句来自语文老师的话令其改变人生轨迹:“你是一名优秀作家,可以试试看写作。”这让年轻时代决心走向报道道路,而担任校报运动版主编只是起步阶段。
S随后,为磨练笔力积累经验,每天复盘比赛,不遗余力地给老牌新闻网站群发作品,也主动联系经纪人与团队管理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我的目标很明确,我必须亲自实现每个故事,”他说道。因此17岁的他既要应付学业,又忙碌撰稿,还得联系公牛队卫冕迈克-詹姆士,经由这一系列自主采访,自然完成了一篇纯正的一手报道。当雷纳看到这些成果感叹惊艳,“成熟、有养分,对自己事业清晰认知,我无需帮他搭建任何社交网络,因为这种能力早已超出常人的范围。”
不可否认的是,查拉尼亚生来就是干这行的人才。他曾短暂做过医院前台工作人员,通过频繁沟通掌握各方情报,同时不断保持与其他渠道互传信息。有趣的是,高三毕业那一年,他首次面对面采访韦德,那时候18岁的查拉尼亚穿着略显朴素,却带着坚定信念去追逐梦想。而2012年的一次采访则奠定了未来成就——当时身边没人想象得到,这个少年竟会成为整个NBA圈内重要情报专家之一。